译海纵横 | 同一个 better ,从《少年的你》到《英雄本色》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田间小站

看一部电影,你会注意到它的片名英译吗?

3月15日,由周冬雨、易烊千玺领衔主演的电影《少年的你》入围第93届奥斯卡(the 93rd Academy Awards)最佳国际影片(Best International Feature Film)提名名单。《少年的你》影片名的官方英译是 Better Days ,字面含义是“更好的明天”,阳光美好满溢乐观感。

Better + Days 两个单词的青春阳光组合在看似波澜不惊地低语:“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或早或晚,但一定会来。”影片虽然以校园暴力、霸凌开始,深陷泥沼之中却相互扶持着等待光明到来的两个少年传递和还原了温暖和爱的底色。正如影片中引用了王尔德的那句: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stars.

所谓“致郁又治愈”,青春阳光的小清新英文片名和残酷阴郁的剧情形成强烈的反差,和青春期明亮又阴郁的阶段特点走向一致,更显剧名恰如其分的意有所指,剧情主题也进一步被巧妙拔高,回味无穷。

这种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影片译名,结合电影具体剧情主旨和人物特点反而更好理解,最终实现巧妙贴合。例如:

  • 大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的《相遇》(Passing By
    联想:我不是归人,只是个过客(passer-by)。
  • 香港电影《阿飞正传》(Days of Being Wild
    “狂野的日子”象征的是一种自由随性处世态度。
  • 台湾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A Brighter Summer Day
    译名出自猫王的歌曲 Are You Lonesome Tonight?

这些电影名的翻译特别传神且贴切,生动也有趣,甚至美出一种意境。

再回到上面《少年的你》的英译名 Better Days ,对于港片爱好者来说,不难联想起香港经典黑帮电影《英雄本色》,其英文片名与之十分神似,叫作 A Better Tomorrow 。单看英文片名可能会以为它是个小清新文艺片,很难想像它竟是一个充满暴力美学情怀的港产片。

事实上,该英文片名充分承载了影片的主旨内容与精神内核。婴儿肥的发哥,稳重羞涩的狄龙,永远都是一样好看的张国荣赋予了角色更多的魅力,带给观众更是一种情与义和对未来更美好的不灭信念,明天一定会更好。

同样译名含有时间的经典港片还有熟悉的《东邪西毒》(Ashes of Time)。对于缺乏金庸武侠文化背景的外国人来说,显然中文名直译难以让人接受,不如通过诗意性的“时间的灰烬”,直接点题这部电影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时间这一精髓。

而同样译名点题的还有香港经典枪战片《纵横四海》(Once a Thief) 。相比“纵横四海”这极有深意的的四个字,完全概括了发哥、红姑和哥哥三人的潇洒不羁、灿烂恣肆,“Once a Thief”不仅直击人物过往背景,更从“once a thief, always a thief(偷盗一次,做贼一世)”这个暗含的英文谚语折射出故事走向和人物命运,语感同时间一起无限延伸。

总而言之,电影片名翻译并不只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那样简单的事,它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语言翻译技巧、商业包装、文化背景、影片的目标受众等。它关乎故事戏码、理念传达和商业元素,它给与观众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底蕴深厚、有创意或者能起到点睛作用的片名常常能够帮助影片奇迹般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