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
Aesthetic Conception
指文艺作品所描绘的景象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高度融合而形成的审美境界。“境”本指疆界、边界,汉末魏晋时期佛教传入中国,认为现实世界皆为空幻,唯有心灵感知才是真实的存在,“境”被认为是人的心灵感知所能达到的界域。作为文艺术语,“境”有多重含义。“意境”由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提出,侧重指文艺作品中主观感知到的物象与精神蕴涵相统一所达到的审美高度,其特点是“取意造境”“思与境偕”。相对于“意象”,“意境”更突出文艺作品的精神蕴涵与美感的高级形态,它拓展了作品情与景、虚与实、心与物等概念的应用,提升了文艺作品及审美活动的层次。后经过历代丰富发展,“意境”成为评价文艺作品水准的重要概念,是历代经典作品层累的结果,也是优秀文艺作品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意境”这一术语也是外来思想文化与中华本土思想融合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