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派
Haofang School / Bold and Unconstrained School
宋词两大流派之一。内容多写家国大事、人生情怀,其特点是境界壮阔宏大,气象豪迈雄放,常常运用诗文创作手法及典故,而且不拘音律。最先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南宋人已明确将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词的代表。北宋范仲淹《渔家傲》词开豪放之先,经苏轼大力创作“壮词”而成一派词风。中原沦陷后,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不以收复失地为意,许多词人报国无望,因而逐渐形成慷慨悲壮的词风,产生了豪放派领袖辛弃疾及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刘过等一大批杰出词人。他们抒发报国情怀,将个体的命运与家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拓宽了词的表现领域,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大大提升了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豪放派词人虽以豪放为主体风格,却也不乏清秀婉约之作,故不可一概而论。有些词作出现议论和用典过多、音律不精或过于散文化,也是毋庸讳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