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The Foolish Old Man Who Moved the Mountains
比喻有恒心和毅力,敢于知难而进。出自《列子·汤问》,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寓言故事。愚公年近九十,门前正对大山,出门需绕行很远。为了不受大山阻隔,他终年率子孙凿山移石,遭智叟嘲笑而不放弃,终于感动天帝派天神移走了大山。在历史语境中,它蕴含着对于愚与智、有限与无穷、人力与自然力、人道与天道关系的思考。唐宋以降,寓言中勇于面对和挑战困难并且持之以恒的内涵被发掘,自此“愚公移山”成为迎难而上、坚持不懈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