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之似
Dissimilar in Form but Similar in Spirit
指艺术作品不刻意追求外形与描写对象的酷似,而是在传神达意上达到更高程度的相似。也说“不似而似”。唐宋元绘画理论重视“神似”超过“形似”,到了明代,以石涛(1641—1718?)为代表的画论观点,反对自矜神韵的重意轻形,亦反对刻意求似。他们认为最理想的状态是“不似之似”,“不似”是指笔情恣意,脱离陈旧套路,不过于追求外形的真实;“似”是指以生活真实为基础,而臻于传神写意的真实。不似之似相当于在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中达到巧妙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