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田间小站
一眼看见该词,不难发现它就是由熟词 mouth (嘴)+后缀 -ful 构成而来。那么受到 changeful (多变的)、 colorful (多彩的)、 dreamful (多梦的)等单词的影响,很容易想当然地将其理解成“多嘴的”。
倘若是这样,那么当它出现在本周《经济学人》(2025年9月13日刊)标题为“How do you pronounce Biemlfdlkk? The brands lost in translation”一文中的下面这句话时,就会感到十分困惑:
BIEMLFDLKK IS A mouthful.
(Biemlfdlkk 是中国高端高尔夫服饰品牌“比音勒芬”在2025年1月之前使用的外文品牌标识)
因为从句子结构上来判断,这里的 mouthful 并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一个名词。
换句话说, mouthful 中的后缀不是形容词后缀 -ful (富有……的、充满……的、具有……性质的、易于……的、可……的),而是名词后缀 -ful (表示充满时的量)。
从词源上来看,该词最早形成于15世纪初,其本义是指“一满口”或“一口的量”,也就是一口能吃下的食物量或喝下的饮料量。比如:
- 满口好牙
a mouthful of good teeth - 又喝了一大口白兰地
take another big mouthful of brandy
除了食物或饮料能塞满嘴以外,还有些又长又难念的词在读的时候特别费劲,就好像把嘴塞满了似的。从这个概念出发, 于是 mouthful 便被用来引申指“又长又拗口的词语、长且难念的名字”,即字母很长、音节很多而使人很难流畅说出来的词语或名字,使用时常带有一种轻松、幽默甚至略带调侃的意味。比如:
-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个词可真够拗口的!
That's quite a mouthful for a child to say!
此外,在英式口语中,还常用习语 give sb a mouthful 表示“大骂某人、对某人破口大骂、对某人恶言恶语”,也就是满嘴脏话骂人。比如:
- 出租车司机摇下车窗,对行人破口大骂。
A taxi driver wound down his window and gave the pedestrians a mouthful.
而在美式口语中,则常用习语 say a mouthful 表示“言简意赅、说到点子上”,侧重指用寥寥数语就说到了点子上,常意味着一针见血地表达出了大量真实、重要或意味深长的内容,像是满嘴的食物或饮料那般丰富。比如:
- 哇,你说到点子上了。我完全同意。
Wow, you said a mouthful there. I totally agree.
那么回到上面《经济学人》的句子,其句意也就是说:Biemlfdlkk 是一个又长又拗口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