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对
Commentary and Proposal
古代文体名称,用于臣下向帝王讨论政事、提出意见或对策。“议”用于臣下与皇帝讨论、分析政事,陈述不同意见和建议;“对”主要指对策,用于回答皇帝所提的问题。《文心雕龙·议对》将二者放在同一篇讨论,实际涵盖了所有的政论文体。南朝刘勰(465?—520)认为政论文写作的关键在于:全面掌握古今典章政制和重要事例,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客观、合理分析问题,提出可行观点或对策,不能不顾事实而徒然表现文辞。刘勰以政论文的实际内容和效果为本,首先强调作者的见识、才能、态度,推崇那些既懂行又善辩、能够平息争议解决复杂问题的通才。刘勰的上述见解对于今天的政论文、学术论文及其他议论文写作都具有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