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每日一词:titanic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田间小站
《经济学人》每日一词:titanic
titanic 英 [taɪˈtænɪk] 美 [taɪˈtænɪk]

专八 SAT GMAT GRE

Titanic 是本周《经济学人》(2025年8月2日刊)标题为“Donald Trump’s war on renewables”一文中出现的一个单词:

Demand is rising quickly, and the titanic amounts of power some AI boosters see as crucial to their transformation of the world could see the rise increase sharply.

该词对于看过1997年上映的美国爱情灾难电影《泰坦尼克号》(Titanic)的小伙伴们来说都不会感到陌生,它常用来表示首航即酿成史上最著名海难的泰坦尼克号(Titanic)远洋班轮。

之所以泰坦尼克号用 titanic 命名,一来是因为该船在总吨位上以2%的微弱优势超越了同一级的奥林匹克号,夺得当时世界上最大船只的头衔。

二来是因为 titanic 一词由名词 titan (本义常用复数 the Titans 指希腊神话中曾统治过地球的“泰坦众巨神”,引申指“巨人,高人,伟人”)+形容词后缀 -ic (……的)构成而来,本义指“(似)泰坦的”,引申指“巨大的、庞大的、强大的、艰巨的”,也就意味着如泰坦巨神那般有着巨大的尺寸或规模,以及原始且惊天动地的力量。比如:

  • 巍峨的群山
    titanic mountains
  • 一场生死大搏斗
    titanic life-or-death struggle

那么回到上面《经济学人》的句子,其句意也就是说:需求正在快速增长,而被一些人工智能支持者视为对改造世界至关重要的天量级电力消耗,可能会导致这一增长势头急剧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