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田间小站

专八 SAT GRE
Stigma 是本周《经济学人》(2025年11月8日刊)标题为“The rise of singlehood is reshaping the world”一文中出现的一个单词:
They are far more able than in the past to live alone if they choose, and face less social stigma for doing so.
从词源上来看, stigma 一词源自于希腊语 stigma (尖锐器具留下的痕迹,刺伤,纹身标记,烙印),最早于1579年经拉丁语 stigma (复数拼作 stigmata)进入英语而来,其本义是指“烙铁留下的疤痕”或者说“烙印”,尤指用烧红的烙铁打在奴隶或罪犯身上的印记,以示其低贱或污点的身份。
说起这个概念,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水浒传》中林冲脸上的刺字,又称“墨刑”或“黥刑”,也就是在罪犯的脸上用刀刺上字或图案,再染上墨,以作为受刑人的永久标志。
无论是刺字还是烙印,不仅伤害人的身体,还会给人的尊严带来极大的打击,使人蒙受耻辱。于是 stigma 随后便被用来引申指“耻辱、污名、恶名”,侧重表示与特定情况、品质或人物相关的耻辱标志,这往往是社会或群体中大多数人针对某个具有特定特征的个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系列强烈、负面且不公正的看法,而非个人偏见。比如:
- 背负污名
carry a stigma - 消除污名
eliminate stigma - 心理健康污名让很多人不愿求助。
Mental health stigma prevents many people from seeking help. - 别担心,离婚已不再是什么丢脸的事。
Don't worry, there is no longer any stigma attached to being divorced.
那么回到上面《经济学人》的句子,其句意也就是说:如果选择独居,她们远比过去更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且为此所面临的社会污名也更少。
好了,关于 stigma 今天就讲到这里。最后送各位一句出自美国企业家、IBM创始人托马斯·约翰·沃森(Thomas John Watson)的名言共勉:
Follow the path of the unsafe, independent thinker. Expose your ideas to the danger of controversy. Speak your mind and fear less the label of "crackpot" than the stigma of conformity.
(追随那些不循常规、独立思考者的道路。让你的想法直面争议的风口浪尖。畅所欲言,与其害怕被贴上 “疯子” 的标签,不如畏惧墨守成规的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