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经济学人》封面用 indispensable 形容美印关系

趣学英语,微信关注【田间小站】公众号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田间小站

本周《经济学人》封面用这个词形容美印关系

Indispensable 是本周《经济学人》(2023年6月17日刊)美国版和亚洲版封面上出现的一个单词,用来形容美国和印度之间的关系。该词在正文中也多次出现,比如社论(Leaders)第二篇文章的副标题写道:

India does not love the West, but it is indispensable to America

这句话说“印度不爱西方,但它对美国来说是 indispensable ”。别看这个单词很长,其实可以简单拆成前缀 in- (不,无)+单词 dispensable 构成。

从词源上看, dispensable 是一个与常见词 dispense (分发;施与、给予;执行;配发、按……配药)同源的单词,都源自于拉丁语 dispensare (支出、管理、按重量分配)。

其中 dispensable 经中古拉丁语 dispensabilis 进入英语后,先是用来表示“(法律规定所禁止的行为)受基督教会特许的、特免的”以及罪行、过错等“可宽恕的、可赦免的”。

既然是可宽恕赦免的,那么也就意味着所犯之罪过并不重要,或者说无关紧要无可无不可的。因而到了17世纪40年代后, dispensable 开始发展出现在的主要含义指“不重要的、非必要的、可有可无的”,比如:

  • 随着技术使组织扁平化,中层管理人员也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
    As technology flattens organisations, so middle managers are deemed dispensable.

与之对应的 indispensable 也就从本义“不受宽免的”,相应发展出现在的主要含义指“不可或缺的、必不可少的”,比小站前不久推送的 requisite 语气更强更紧迫,常用搭配 indispensable to sb/sth 或 indispensable for (doing) sth 明确表明若缺少所限定的事物,就无法完成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强调绝对必要性,比如:

  • 一本好词典是学习一门外语必不可少的。
    A good dictionary is indispensable for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再回到上面《经济学人》的副标题,其句意也就是说美印之间的关系是“印度不爱西方,但它对美国来说不可或缺”。

至于究竟是怎样的不可或缺,本周《经济学人》亚洲版块一篇标题为“America is courting India in part for its growing economic clout”的文章中赤裸裸地写道:

They see India as an indispensable accomplice in their rivalry with China.
他们将印度视为其与中国的竞争中不可或缺的帮凶。

当然,这只是他们一厢情愿的看法,至于印度有没有这个实力或者成不成得了帮凶,又是另说。但不论外部局势如何变化,最重要的一直都是做好自己的事。

这一点放在我们每个打工人的身上,就应如美国著名励志演说家博恩·崔西(Brian Tracy)的下面这句名言所说的那样做:

Whatever job you take on, make yourself valuable, then indispensable.